内页广告
林地流动兑现致富好梦
- 分类:林地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06 14: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龙泉市素称“浙南林海”,全市共有林地398.5万亩,其中建设生态公益林162.5万亩,是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也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
林地流动兑现致富好梦
【概要描述】龙泉市素称“浙南林海”,全市共有林地398.5万亩,其中建设生态公益林162.5万亩,是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也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
- 分类:林地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06 14:28
- 访问量:
龙泉市素称“浙南林海”,全市共有林地398.5万亩,其中建设生态公益林162.5万亩,是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也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
靠山吃山。林地是龙泉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最大资源。如何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近年来,龙泉市在林●地上大做“动”字文章,推陈出新,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进行不懈的探索。
龙泉市林业局在全国率先推出“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为破解全国性林业融资难题的提供了成功经验,获得“全国林改先进单位”称号。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这一创新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肯定。
林地流动,实现“出入双赢”
龙泉市上垟镇花桥村村民郑自友是全国〒第一本林地《流转证》认领人,也是第一位以《流转证》为抵押进行贷款的企业主。
几年前,在外地办厂经商的郑自友接触香榧后发现,这一产业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生态效益显著。趁着林地流动的大好形☆势,郑自友开始了自己新的创业。2010年起,郑自友从本村100多家农户手上流转2600多亩林地建立家庭林场,创办“好地方农业有限公司”,开展香榧种植、育苗、加工以及林下经济等生产。
郑自友流转林地的模式有两种。一是租赁,按照每亩2000元的价格一次性付※清;二是入股,前10年按每年每亩100元标准分成,10年后按每年每亩150元标准分成,流转期限为40年。
目前,郑自友已建成香榧示范基地1000亩、育苗基地30亩,引进不同香↘榧苗木10万株,高枝嫁接榧树2000余株。同时还建成了茶园、农家乐、水库等,经济效益不∏错。而100多位村民将林地流转后,成为了郑自友公司的管理人员—流转林地到公司可以增加收入,而到林场劳动,又可以领取工资—林地流转出让方与受让方真正实现了“双赢”。
明晰产权,打牢林地流动的基础
“出入双赢”的局面,是龙泉市林地流转探索结出的“果实”,其“土壤”则是林地产权的明晰。
20世纪80年代初,龙泉市成为浙江省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由于政策和技术的历史原因以及生产条★件的局限,处在交通便利之处的林地普遍出现“一山多主”、“一主多山”现象,且这些林地基本处于沉睡状态。
改革之初,林地由集体流↓动到林农手中,大大调动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成为林农脱贫致富的第一把钥匙。随着林业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林改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着新一代山主的更迭,许多曾经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的承包林地,其界址越来越模糊,经营权带来的利益却越来越明朗。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林农之间、集体之间、林农与集体之间,矛盾时有发生。
为了推动林改继续发展,给林农创造更加安定的生产环境,明晰林地产权成为深化林权改革的基础工作。
2008年,龙泉市开始在宝溪、西街、岩樟三个乡(镇、街道)开展林地所有权勘界试点工作。2009年,龙泉市创新性地在竹垟乡开展经营权单位(农户)的林权勘界试点工作,形成“林权IC卡”管理机制,初步实现竹垟乡林权信息化管理目标。2010~2012年,全市抽调108名林业技术人员组建林权勘界专业队伍在全市全面铺开林权地籍勘界工作,三年共计完成所有权勘界398.5万亩,完成经营权勘界279万亩,逐步构建了“一户一证一图一表一卡”的“林权身份证”(林权IC卡)管理机制,实现了“图、表、册一致,人、证、地相符”的林权管理目标。
模式多样,为林地流︽动注入活力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龙泉的林地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因为缺〖失管理,荒芜现象不断出现,甚至有不少林木被不法分子盗伐。为使外出山主不再蒙受损失、国家采伐计划不被扰乱,让创业者获得更多财富,新型现代林业※规模化集约经营势在必行。
实现这一目标,林地必须再一次流动起来,并实现以林权为抵押进行贷款融资,才能让沉睡的资源发挥应有的优势。
由于条件不同,林农对林地流转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意愿,创建不同的流转模式,才能真正为林地流动注入活力。在⊙此背景下,转让、转包、租赁、托管、入股、互换等各种林地林权流转模式应运而生。为此,龙泉市林业部门专门成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创造林地流转创的便利环境,并提供积极服务。
目前,龙泉市林地流转形式已①有家庭林场型、托管林保姆型、股份企业型、专业合作型、租赁经营型等,成立新型林业经营主体408家,参与农户17540户,占全市农户的29%。全市累计林权流转101万亩,流转率25%,占全省的7%。
持续创新,破解林业融资难题
和多数创业者一样,郑自友也面临过♀资金难题:除了流转林地的费用,香榧基地建设每亩投资达9300元左右,1000亩就需要930万元,资金压力不小。
龙泉市推出的林地《流转证》抵押贷款制度,正好给郑※自友帮了大忙。他第一时间贷款238万元,解决了资金方面的难题。据统计,目前龙泉市已累计发放林地《流转证》139本,面积32199亩,抵押贷款28笔、2536万元。
2013年8月,龙泉市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与金融、司法等部门研讨,在上级︾政府与部门的指导下,出台《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登记管理办法》,推行《林地流转证》制度,实行林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在保证林地转让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为流入方创造最大便利实行流转林地抵押贷款,破解了全国性林业融资难题,成为全国林改的先进典型。
为使全市162.5万亩的生态公益林也能流动起来,给林农带来融资和增收机¤会,2014年3月,龙泉市与丽水农投公司及万向信托公司合作,在住龙镇水塔村开展公益林信托试点工作。当年7月22日,双方协议成功,举行公益林信托签约仪式,浙江首单林地信托“万向信托-绿色摇篮1号”花落龙泉。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水塔村112户的38516.4亩公益林参与信托,破解了公益林不能抵押流转的难题。
林地信托利用信托制度优■势,盘活林地资产,对林地资源进行资产证券化、金融化、凭证化,归集林地的未来现金流,农民通过信托收益权凭证可以提前将资产变现,也可质押ω融资,增加了林地经营权的财产属性和流通性,提高林地资源配置效率,赋予林农更多财产权利,增加林农财产性收入,这又是一项林地转动的创新举措。(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不动产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 站证实,对 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部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焦点
政策解读
-
“法定地上权”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
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难点:其一,在于对历经长期历史演变而成的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合理性把握上;其二,在我国特有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一体化”模式下,如何把握好宅基地使用权与其之上的房屋所有权之间的关系。 - 推进土地利用管理秩序持续向好 2021-07-14
- 海域使用权 2021-07-14
- 如何对矿业权进行不动产登记 2021-07-14
- 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概率上升 2021-07-14
- 国土部:将推动“以税节地”盘活存量△土地 2021-07-14
地址 ADDRESS
地址:江苏省- 南通市- 钟秀中路88号
邮编:226300
电话:0513-85323600
传真:0513-85323600
网址:www.myviolinvideos.com
邮箱:184849468@qq.com
辅助导航 MENU
